(本文引自CFA Institute)
“越是波动的时代,越是充满不确定的时刻,我们越需要储备确定的知识与能量。”

Q:您为何选择进入金融行业?
我非常认同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罗伯特·莫顿先生对金融做的定义:金融,是跨时间和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金融是我们国家开放和透明程度较高的领域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机制。在当前经济增长前景不甚明朗、机遇和挑战百年未有的大背景下,更要发挥充分发挥金融“融通天下”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挖掘效能空间,精益管理。金融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实体需求,13亿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以及个人和企业为此而进行的孜孜不倦的创新,是中国金融的根基。根基愈深,金融之花才愈加鲜艳,我为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金融分析师而自豪。

Q:您考取CFA证书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CFA证书是全球金融市场含金量的证书之一,金融知识体系完备、健全,且能跟随日新月异的市场创新与时俱进,深受北美、欧洲、澳洲等成熟市场的认可,也日益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所推崇。我在2006-2008年过了CFA考试。当时最需协调的困难,是初入职场时所的历练与备考CFA证书所需的时间与精力之间形成了一定冲突。好在通过勤奋努力,获得了圆满结果。

Q: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以及CFA证书在您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现在任职于中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中国最大的养老金。理事会一方面,管理着财政盈余等形成的养老储备基金,另一方面也管理着地方政府委托的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金,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机制设计之一。我于2005年进入理事会。虽然是金融学专业毕业,但在工作的过程中,仍深深体会系统性补充金融投资实践知识的重要性。为此,我于2006年起报名了CFA考试。无论是备考学习的过程,还是成为持证人后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的活动,其间所累积的知识,都对我从事养老金投资运营相关的工作有所裨益。比如CFA考试中关于资本加权(money-weighed)收益率和时间加权(time-weighed)收益率的知识点,就有助于我们区分大基金保值增值成效和管理人投资运作业绩。再如CFA课程中关于资产配置的知识点,其中提到的纪律性再平衡(Rebalancing)在稳定周期与螺旋式上升(或下降)周期的不同表现,对于我们理解资产配置理论在不同宏观经济大势下的应用,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我目前的岗位具体为托管部分,属于后台条线,为前台投资部门和中台风控绩效部门提供运营支持。要更好地履职尽责,我需要对理事会目前所从事的一二级市场各个投资品种投资市场有所认知。CFA考试浩瀚广博的知识体系和动态更新的机制,让我获益匪浅。
在上述知识和技能之外,我从2008年开始参加CFA Institute的活动,担任志愿者、执行委员和CPD/PL设计委员会的成员,其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我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更多能量。

Q:在您工作的市场中,您认为投资管理机构或从业者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1. 持续学习;
2. 坚守职业道德;
3. 长期投资,长期评价。
Q:您对未来的CFA持证人有什么建议吗?
1. CFA课程的知识体系完备且与时俱进,你值得拥有;
2. 天地无限宽广,我们要持续更新自己,一起努力吧;
3. 越是波动的时代,越是充满不确定的时刻,我们越需要储备确定的知识与能量。